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 06-16
回首中华医学百年,再创江西...
- 10-24
历史暗夜中的一盏明灯
- 10-13
百年魂、中华梦,勿忘初心、...
- 10-13
医者典范 总编楷模
- 10-13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26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01
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
- 03-16
中华医学会召开“FISH技术检...
- 01-14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
- 10-28
中华医学会召开“液基细胞学...
- 08-3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前列腺上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作者: 郑兰斌 ; 赵亚元 ; 虞巍 ; 郭辉 ; 金杰
摘要: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T)在人类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的表达和对前列腺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PAR7在RWPE-1细胞的表达。细胞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细胞采用PPAR7激动剂罗格列酮处理,分别检测2组细胞中凋亡执行酶Caspase3/7的活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ax表达,采用阳离子染料JC-1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α=0.05。结果PPARγ在人类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核周。实验组Caspase 3/7活性[(10636±1032)RLU]明显高于对照组[(5936±620)R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Bax表达显著增加,对照组累计吸光度(A)值为6017±563,实验组为8250±6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粒体膜电位检查发现,对照组呈黄绿色荧光,实验组呈绿色荧光,表明实验组线粒体膜电位发生去极化改变。结论PPAR7激动剂能够诱导前列腺上皮细胞凋亡,这一过程涉及Bax和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提示PPAR7可能通过调控前列腺细胞的凋亡过程参与BPH发病。
关键字: 前列腺增生 细胞系 PPAR7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罗格列酮
上一篇:膀胱过度活动症对尿道中段悬吊术后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
下一篇:逼尿肌活动过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