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评审 >

一路前行 从中华医学科技奖到国家科学技术奖(二)

时间:2020-07-23 17:14:00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授予黄旭华院士、曾庆存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10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在这些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中,有些曾在过去几年获得过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是一份荣誉亦是一位“伯乐”。通过几年时间的不懈努力,这些医学科技工作者从中华医学科技奖的颁奖台走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荣誉殿堂,这体现的是医学科研工作者不曾停下的奋斗脚步,是中华医学会对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尊重与推崇,是国家对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崇高礼赞!

 

孙凌云团队:开辟难治性红斑狼疮治疗新途径

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为解决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难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孙凌云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研究,自2002年起围绕SLE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进行了三方面的系统研究:(1)SLE骨髓MSC功能;(2)异基因MSC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动物模型的疗效及机制;(3)异基因骨髓和脐带MSC治疗SLE及其他自身免疫病的临床研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丰富了自身免疫病特别是SLE发病机制的基础理论,而且为重症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解决了部分难治性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为我国风湿病学研究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在获得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后,项目组对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研究,并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赵世华团队:创新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

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对于以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arteriosus,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为代表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以冠状动脉瘘和主动脉窦瘤破裂为代表的主动脉根部病变,以及某些先心病复杂畸形外科术后残存病变等,临床处理起来十分棘手。经导管封堵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其可回收性和适时终止等优点赋予这一疗法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针对上述外科难处理性疾病或并发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赵世华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难处理性心外异常分流介入治疗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研究,创建了新的介入治疗模式,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1)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PDA经导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使其成为优先选择的方法,让一部分外科拟放弃治疗的病人重获新生。(2)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针对获得性主动脉窦瘤破裂(医源性)进行介入封堵。首次系统性报道了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和冠状动脉瘘的临床应用经验,建立了主动脉根部异常分流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创新模式,拓宽了介入治疗疾病谱。(3)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将经导管介入封堵技术应用于格林术后奇静脉扩张、主动脉术后残余瘘、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外管道开窗等,适时地解决了外科治疗难题,开辟了新的临床治疗路径。(4)项目组在国内最早并大规模开展应用可控弹簧圈介入封堵治疗细小PDA以及外科术后残余分流,针对不同类型的PDA,实现了“量体裁衣”的个性化微创治疗。该项目在获得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后,项目组进一步对心血管疾病磁共振诊断体系开展了深入研究,并荣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周彩存团队:攻克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

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周彩存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分子标记物指导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应用”研究,在国内率先进行分子标记物指导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rcinoma,NSCLC)精准治疗研究,并牵头开展全球第一个探讨厄洛替尼对照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Ⅲ期研究。

项目组将研究成果成功实现临床转化,显著改善了化疗效果。项目开展晚期NSCLC患者EGFR突变的常规检测,并可进行ERCC1、RRM1和BRCA1的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用于临床一线指导精准化疗方案的选择。此外,项目组建立了快速、敏感性高的Taqmen探针PCR检测方法检测EGFR突变,还建立了DNA修复基因的mRNA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标准化检测平台。研究成果明显提高了一线化疗的有效率,将具有EGFR突变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超过24个月,显著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该项目在获得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后,项目组对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荣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方秉华团队:《急诊室故事》医学科普纪录片

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科普奖→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高达数十万人,急救知识的普及对降低意外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急救科普知识的普及能使公众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方秉华教授团队联合多家传媒公司,在国内首创以医疗题材为背景、以真人纪录片为形式的医学科普纪录片,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记录生死关头的人生百态。纪录片涉及内外妇儿等学科专科急救,以及常规急救、就诊常识、医学伦理,甚至是医患矛盾等内容,电视观众可从中了解到相关疾病的发现、治疗、康复的过程。纪录片对急诊多数常见病的诊治、预防和康复的科学过程,急诊的诊疗范畴和流程,以及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医患误解等,也都做了极为细致的科普。

该纪录片打破了新闻纪实和以脚本为基础的电视剧之间的绝对界限,既如实展现了真人真事及其真实感受,同时也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铺设了各种场景及条件,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救治故事,让观众知道如何科学地防治疾病。24小时跟踪直击常人视角无法触及的急诊室真实故事,将情感贯穿始终,全方位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的真实写照。在真实展现医患关系、反映社会百态、弘扬人间真情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了相关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2014年12月26日在东方卫视播出后引发热烈反响,共播出两季,播出期间节目收视率位列同时段首位,受众辐射深广,播出后三个月内上海医患关系投诉率降低了12%,对于拉近医患关系、促进双方理解发挥了积极效用。


上一篇:一路前行 从中华医学科技奖到国家科学技术奖(一)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