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过刊浏览 > 2015 > 05 >

小肾癌的病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 李刚 ; 宋华林 ; 王超 ; 张淑敏 ; 杨宇明 ; 畅继武 ; 牛远杰

摘要:目的 分析小肾癌(直径≤4 cm)的临床及组织学特点,为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90例小肾癌患者的病理资料,记录肿瘤大小、病理类型、Fuhrman分级、病理分期、肿瘤多灶性、静脉瘤栓、肿瘤假包膜、出血坏死、远处转移等情况.结果 本组490例肿瘤直径0.6~4.0 cm,平均(3.2±0.6) cm.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422例(86.1%),嫌色细胞癌32例(6.5%),乳头状癌23(4.7%),混合细胞及其他少见型13例(2.7%).422例透明细胞癌中Fuhrman分级:Ⅰ级27例,Ⅰ~Ⅱ级157例,Ⅱ级210例,Ⅱ~Ⅲ级21例,Ⅲ级7例,Ⅳ级0例.多灶性肿瘤18例(3.7%),伴肾静脉瘤栓6例(1.2%).326例(66.5%)肿瘤有完整的假包膜,厚度为0.2~1.0 mm.肿瘤浸润而未穿透假包膜82例(16.7%),穿透假包膜11例(2.2%),侵犯包膜外脂肪9例(1.8%).伴出血坏死240例(48.9%),同时性肺转移3例(0.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和穿透假包膜与Fuhrman分级的Ⅱ~Ⅲ级、Ⅲ级以及肿瘤直径相关(P=0.04),肿瘤大小与组织学分级和肾包膜侵犯相关(P=0.02),而与肾静脉瘤栓和多灶性不相关(P=0.35).结论 绝大部分小肾癌为高分化、低恶性,但极少数可侵犯肾周脂肪甚至早期出现远处转移,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大部分小肾癌具有明显的假包膜,直径>3.0 cm且Fuhrman高分级的肿瘤更容易侵犯假包膜甚至肾周脂肪,保留肾单位手术应同时切除肿瘤表面的脂肪组织.


关键字: 肾细胞癌    病理学    肿瘤转移    多灶性    保留肾单位手术      


上一篇:超声造影检查在肾癌病理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下一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联合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