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过刊浏览 > 2011 > 07 >

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诊治体会

作者: 李刚 [1] ; 郭宗华 [1] ; 权昌益 [1] ; 陈靖 [1] ; 张翠莲 [2] ; 张淑敏 [1] ; 王娟 [1] ; 牛远杰 [1]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膀胱小细胞癌的基本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45~79岁,平均62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7例,排尿困难及下腹部疼痛2例。肿瘤直径0.5~7.0cm,平均2.0cm;多发2例,单发5例,全膀胱弥漫性生长2例。7例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4例。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术前诊断为浅表性者行TURBt,术后均定期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1例化疗3个周期;膀胱部分切除2例,均定期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1例化疗2个周期;根治性膀胱全切3例,静脉化疗2例。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细胞体积小,呈圆形,胞质稀少,核浓染,缺乏巢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嗜铬素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诊断为小细胞癌,其中1例含移行细胞癌成分,1例合并前列腺癌。1例术前检查显示高血钙(3.15mmol/L)和低血磷(0.61mmol/L),术后1个月血钙及血磷恢复正常。保留膀胱者随访4例,3例分别于术后4、9、25个月死于转移,1例术后化疗者随访24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膀胱全切3例中2例分别于术后2、28个月死亡,1例术后随访3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膀胱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全身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保留膀胱的手术应配合全身化疗。决定预后的是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


关键字: 膀胱肿瘤    小细胞癌    病理    治疗      


上一篇:泌尿系统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临床病理分析
下一篇:碳酸酐酶IX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